正文摘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8日电5月7日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24周年纪念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日表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这一野蛮罪行。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在1999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在8日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汪文斌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说,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受伤。中方谈使馆被炸24周年:野蛮罪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安琪)5月7日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24周年纪念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日表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这一野蛮罪行。
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在1999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视觉中国供图
在8日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汪文斌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说,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受伤。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为捍卫真相、公平和正义付出的鲜血和生命,也不会忘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这一野蛮罪行。
“北约一方面声称是区域性、防御性组织,一方面不断渲染地区紧张局势,制造阵营对抗。”汪文斌指出,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再点燃冲突的引线,将战火燃向世界。从波黑到科索沃,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从利比亚到叙利亚。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后北约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就导致数十万人丧生,数千万民众流离失所。近一段时期,北约持续东进亚太、挑动阵营对抗、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已经引起地区国家高度警惕。
“如今,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镌刻着‘缅怀烈士 珍爱和平’”,汪文斌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应当认真反省自身犯下的罪行,彻底摒弃过时的冷战思维,停止挑动地区矛盾,停止制造分裂动荡,真正为促进欧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做点实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方谈使馆被炸24周年:野蛮罪行相关阅读:
已经24年了,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中国外交部华春莹纪念
华春莹发文纪念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
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于5月7日晚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纪念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轰炸事件24周年。消息中,华春莹写道:“已经24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4 years already. We can never forget.)
据报道,1999年5月7日晚,北约轰炸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导弹打中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和2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死亡,另有一百多人受伤。此次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谴责。
华春莹在消息中强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历史悲剧,并表示中国将坚持维护自身权益和尊严。
华春莹的发声引发热议
华春莹作为中国外交部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消息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网友认为,华春莹的发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历史事件的铭记和警示。
也有人指出,华春莹在此时发布这条消息,或与一些国家近来在历史问题上的反复言行有关。而华春莹的发声,则展示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和尊严的决心和立场。
还有观点认为,通过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中国外交部将历史事件和现实联系起来,表明了中国在维护自己权益和尊严的同时也关注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
华春莹的发声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受到了外媒的广泛报道。这也说明了华春莹的言论影响力和外媒对于中国政治、历史等问题的高度关注。
历史事件的影响和警示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节点之一。此次事件不仅导致了中国使馆和新闻机构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中美两国关系带来了极大影响。
此次事件是美方的故意行动,我国政府对美国政府提出了严厉的谴责和抗议。事件后,中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这也表明了在国家主权和尊严受到损害时,中国政府会采取果断行动。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的发生,不仅是人员伤亡的悲剧,更是国际社会关于国家间关系和国际法的重要案例。在现今世界格局下,国家间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对于历史的铭记和反思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在官方媒体上多次呼吁国民珍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荣誉,同时也提醒国民警惕可能存在的外部威胁。对于国家的维护和发展,国民的认知和参与至关重要。
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消息,不仅是对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的纪念,更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警醒。只有保持清醒和警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形象。
以上就是关于中方谈使馆被炸24周年:野蛮罪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