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总评年,更是我县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决胜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铆足干劲、全员参与、全力以赴,为惠安“再拼一座城”,让我们的城更美、心更齐、劲更足,让咱们惠安更加“惠安”。
时下,走进惠安县城,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广场公园靓丽秀美,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处处吹拂着文明新风,日新月异的别样小城令群众幸福感油然而生。
(资料图片)
小区焕新颜 满满幸福感
走进螺城镇登科花园小区,只见路面宽敞平整,楼房焕然一新,地面规划的停车位上整齐有序地停放着车辆。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老居民”住上了“新小区”,创城实惠落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螺城镇登科花园小区居民 勒先生
“小区改造以后,垃圾规范处理,生活环境也变好了。”
向“老大难”开刀,向城市“顽疾”宣战,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惠安县着力开展基础设施攻坚、环卫保洁攻坚、社会秩序攻坚等专项行动,将精之又精、细之又细的管理触角延伸至惠安的每一个角落,让惠安真正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
“厕所革命”提质增效
在惠安县城溪滨公园,不少出来散步的市民欣喜看到,这里的公厕焕然一新,厕所内干净整洁,园内绿色的植物让整个公厕显得生机盎然。像这样“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公厕在惠安还有很多。
近年来,惠安大力推进精品公厕、驿站公厕、智慧公厕建设,运用闽南红砖白石双坡顶、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建设风格,以“闽南红”为底色,建设极具惠安风情的公厕,实现“厕所革命”从数量充足稳步迈向质量提升。
县城市管理局市容股股长 张冰冰
“今年,我们对县城区的47座公厕进行了重点提升,着力打造公厕标识标牌,加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特别是对绿蓝市场、东升市场等环境较差的公厕进行门面整体提升,对县城中新花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厕进行景观提升。”
在高质量打造免费星级公厕的同时,惠安县也努力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这篇“新”文章。
在垃圾治理推进过程中,我县借鉴“惠安女”形象,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文明惠安”四分类IP娃娃,打造集低碳生活体验、趣味游戏互动、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分类宣教中心,建设首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2018年我县启动生活垃圾中转站统一市场化管理项目,对全县原有的16座生活垃圾中转站进行整合提升;同时,大力推进终端处置设施建设,近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牡蛎壳资源化利用中心、大件垃圾处理中心陆续投入使用。
被动保护变主动 家门口的好风光
惠安坚持以水润城,强力推进黄塘溪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林辋溪、蔗潭溪等流域治理,建设了一批河长制亲水“口袋公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推动全民护河、爱河、管河。
日前,山霞镇首座河长制主题公园正式开放了,成为附近居民打卡点之一,这也是我县水环境保护的又一创新做法。
山霞村村民 陈三军
“以前这里建筑垃圾特别多,淤泥差不多有1米多深,为了提升溪流环境和水质,山霞村经过约两年时间进行整治,清理周边垃圾,提高溪流清洁度,同时动员群众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当中,不断提升优化周边环境,提高周边群众的生活品质。”
随着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惠安一点一滴的变化,逐步让“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人心归聚则化作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激励着惠安人民为惠安“再拼一座城”,让咱们惠安更加“惠安”。
记者 | 卢超 龚洁燕(通讯员)
编辑 | 苏剑忠
责编 | 蔡小青
审核 | 林书达